萃文老師鋼琴教學粉絲專頁
- Nov 04 Mon 2013 09:37
點數換獎品的相簿上線啦
- Sep 22 Sun 2013 17:56
[文章推薦]傅娟:讓兔子做兔子、烏龜做烏龜
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,並非所有孩子在才能上都能有第一名的表現,
在他能力所及的程度上給予鼓勵,自我挑戰,那才是正確的態度。
千萬不要常常將自己的小朋友和別家的小朋友比,
這不但會造成孩子心底的陰影,還會讓小朋友學習效果更不佳。
自家親兄弟姐妹互相比較都會有陰影,還況是和別人家比呢?
要記住,任何進步,都是要和「自己比」,適當給予鼓勵,
孩子的成長才會好喔~!
讓我們來讀讀這篇文章吧~
- Mar 19 Tue 2013 22:54
[學生分享]肥皂組曲(犀利人妻.步歩驚心)
- Oct 19 Fri 2012 07:07
[開心]2012年度英國皇家檢定全通關且全體特優、優

2012的英國皇家檢定結果終於出爐了~
也很開心大家都順利通過檢定,不只是小朋友很努力,
也感謝檢定的過程中家長的配合,
一個成功的檢定成果,是要家長、學生、老師三方的共同努力所建造的,
而各位同學拿到成績單也開心,老師也非常高興大家成績很棒喔!
其中詠琳拿到B、C組曲目的滿分分數,
陳昕拿到聽力測驗的滿分,這真的很難得
如何讓考試變的簡單?
其實就是有計畫的準備,在之前就要和學生溝通他到底要考哪些內容?
通常我在要開始準備考試的第一堂課,
都會帶學生完整個看一遍所有考試內容
考曲三組不同風格的解說、音階的考試重點、
聽力測驗的考試方式、視奏的考試
一定要先讓學生了解他要準備甚麼、考甚麼,在逐步的幫學生時間分配,
好讓他們能夠有計畫有目標的準備考試,
在考前做好模擬考的練習,模仿考試當時的狀況,
並且曲子都要錄影自我觀看檢討,
其實在錄影的過程中也是增加臨場膽量的練習,
這是滿重要的步驟的,許多人上台都會緊張,透過錄影錄音的動作,
可以有效的減少上台因為緊張而發生錯誤的機率喔!
再次恭喜
謝詠琳 -- 4級特優
陳昕 -- 3級特優
李明翰 -- 4級優等
莊川德 -- 1級優等
- Sep 26 Wed 2012 10:10
結婚忙碌中
- Sep 25 Tue 2012 10:13
媽媽疑問:手型是否需要要求呢?
萃文老師你好:
一直在找"手站好練琴"和你說的每個音要札實的觀念,找到你這兒來...
我女兒大班快畢業,學琴8個月,目前彈(最愛的古典名曲1學齡本,快樂的鋼琴彈唱曲集上,湯姆遜鋼琴之旅2,快樂的拜爾鋼琴教本上)都是剛換課本,但老師對她曲子的要求卻比我還鬆,指法就你以上所講的1.2.3項缺點她都是這樣彈琴的...
陪她練琴我忍了很久,也在家要求她,還是不見轉變,老師說慢慢她會看到和別人彈的方式不同,為什麼手指彈不快,長大就會站好,這麼小不用要求她
,但...我記得小時學琴第一堂課就要先手站好,每個音要彈滿,每個觸鍵,彈完曲子手的攞放,連坐姿也要求,老師卻說現在的小孩和家長,還有教法不同了,認為快樂的學琴一直彈下,保持興趣比較重要,
我想讓她以小三考音樂班的方向去學琴,最近找到一個年輕,教琴8年,從小就讀音樂班的老師,以上問題她是說上課時會提醒學生這樣的缺點,
我心裡是想找不容許有以3項缺點的老師,我是不是該找年紀大一點的,教法會和年輕老師不一樣?
謝謝你的回答~
- Sep 25 Tue 2012 10:08
初學學習教材問題及音樂班學習問題
- May 11 Fri 2007 21:49
研究:不顧專家警告 多數父母仍讓嬰孩看電視
Yahoo 新聞
儘管專家一再警告太早讓小孩看電視可能對腦部發展造成不良影響,
但根據7日公佈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指出,大部份的父母無視這項警告。
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在2006年2月,
對1,009名家中有2個月至24個月嬰兒的父母進行調查,
結果發現,大約40%的3個月大嬰兒,以及高達90%的2歲兒童,
已經經常性的看電視。調查也指出,父母開始讓嬰孩看電視的平均年齡是9個月。
另外一項在7日公佈的研究結果也指出,青少年即使每天只看1個小時的電視,
學校成績表現就會變得比較差,而每天看電視超過3小時,
更會出現經常性的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學習障礙等問題。
- Apr 20 Fri 2007 23:53
Yamaha團體轉個別教學問題
這是一位網友的問題,在此做個解答
我是音樂教室個別課的老師
最近老闆娘希望我可以輔導YAMAHA團體班學生的個別課,可是我有些問題,希望有經驗的老師能給我一些建議 :)
學生狀況:YAMAHA團體班先修班
音感、節奏感佳,但手形、觸鍵、運音、讀譜能力弱。
增加個別課學習的目標:
1.學會正確的彈琴姿勢與運音法的練習
2.加強讀譜能力
3.讓學生可以跟上團體班的進度,不致因為挫折而停課
個別課時間:每週半小時(這種時間真的很像只是課後輔導... :p)
學生學習狀況:
YAMAHA團體班的教學在學新曲子時,一般是先聽老師彈,再配合唱,唱出樂句強弱情感後,才接著彈奏,這樣的缺點是,如果小朋友偷懶不愛看譜彈,或是對鍵盤位置不熟悉。他們唱到很熟會背了,就完全不看譜,只憑記憶彈奏,眼睛盯著鍵盤看,所以造成讀譜能力很弱...當曲子越來越複雜,他們能記憶的有限,問題就更明顯,曲子也彈得七零八落地,上課越來越有挫折感。
要兼顧目標第二、第三點是我比較困擾的地方,個別課初學,我慣用的教材是艾弗瑞系列 + 小宇宙 + 四手聯彈曲,我會讓學生用手指去記憶鍵盤位置,用音程、音型去教讀譜,一般來說一次教一個音程,學生的學習效果比較好。
關於手指記憶鍵盤位置,我會用手指練習和遊戲去帶,可是讀譜方面,因為YAMAHA先修班的曲子已較複雜,有點困難。
我有想到兩個方案:
1.用我慣用的教材重頭教,團體班的進度就用10~15min去做複習、陪練,但是這樣只有30min的課程時間,感覺有點太短了,不夠用
2.用團體班的正在練習的曲子,但是一次只增加 1 種音程學習,還沒學到的音程就先跳過不特別提,先學會分手看,最後再教雙行譜怎麼一起看。
可是每個老師的教法和用語多少有點差異,不知道學生會不會頭腦混亂?效果會不會比重頭教差?
請問各位老師,你們會比較傾向用哪一種方法啊?